小龍蝦的生命力極強,可充分利用池塘、稻田和一些荒灘、小坑塘等水體進行養殖,面積以4-8畝為宜。由于小龍蝦有掘穴打洞的特性,一般洞穴的深度在50-80cm,部分洞穴深度超過1m,為避免掘洞外逃,養殖水體的四周埂寬應在1.5m以上,并在埂上四周設置0.5m高、內壁光滑的防逃墻或防逃板,建好注、排水系統。同時,池塘中間要搭建幾條泥埂,泥埂兩頭不要與池埂相連,埂長約為池長的4/5,埂寬lm以上,埂高出水面0.3-0.5m,為龍蝦創造打洞穴居的場所。池水深以0.5-1m為宜,最好是中間水深,四周有淺灘。池底放置樹根、竹筒等,水面移養水草。
小龍蝦養殖最佳水深多少合適?
稻蝦養殖,是目前全國小龍蝦養殖模式最普遍的方式,池塘在稻田改造時就形成了一定的標準,池塘環溝的深度為1.2-1.5米左右,環溝寬度為4-6米左右,坡比為3:1,內埂的高度為20厘米,臺田水位為40-60公分時,最適宜小龍蝦需求的生長空間和投苗數量所需的生長溶氧空間。因此,稻蝦水深40-60厘米左右為宜。
小龍蝦可以在深水養殖嗎?
不能的,太深是不能養的,因為小龍蝦會經常浮出水面,太深的水小龍蝦一般是不能生存的,最好水深不能超過1.5米,水里要有大量水草,和浮游生物,水質不能太差, 也不能象樓上說的在什么爛泥塘里,因為爛泥太深爛泥里面的腐質物會消耗水中大量氧氣,會導致小龍蝦窒息死亡。
稻田養小龍蝦挖溝是挖深點好還是淺點好?
最近,隨著水稻的收割,又有一大批新手開始改造農田,發展稻田養蝦,大家對挖溝還是各有說法,其實各人的說法都有道理,關鍵你要結合你的地形條件、土質、田塊大小、養殖模式等,因地制宜。
之前看到有個朋友說的,只要坡度緩,這個定了,其他的都要結合實際,這點我認為說到點子上了。田小溝可以窄點,埂可以低點,可以開三面溝、兩面溝、一面溝,或者不開溝(這個主要養蝦苗,還有一些特殊地形,四面有高埂)。蝦溝的深度問題,龍蝦要求的深度并不深,蝦稻田考慮烤田、插秧時龍蝦躲避的場所,才挖的相對深些,但盡量不要超過1.2米。如果是池塘養殖龍蝦,蝦溝80公分也就行了。
我最近在思考,我們原來留的2米的二平臺,有點浪費了,而且有時感覺還是小了,想想,留到4米可能更好,4米,可以種稻了,收割機也能操作,龍蝦在稻子下打洞更好。